緣何踏出第一步
薩米的家十分貧窮,阿富汗多數(shù)老百姓每日收入不足兩美元,而這個國家的失業(yè)率居高不下。即便是在首都喀布爾街頭,也常有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在游蕩。
沒有工作和收入,很多少年就被迫走上了為塔利班賣命的道路。因為加入塔利班,就意味著能拿到錢來養(yǎng)家糊口,而以自殺式襲擊獻身“圣戰(zhàn)”事業(yè),報酬則更為豐厚。
阿富汗資深記者哈利姆說,兩年前,在他老家的村莊曾發(fā)生過這樣一樁悲。
在外地打工的年輕兒子突然回家來見父母和朋友,但是整個人情緒十分低落。有一天,兒子突然給母親一筆錢,數(shù)目不多,也就大概數(shù)百美元,但在當?shù)匾呀?jīng)是個非?捎^的數(shù)字。
老母親對此起了疑心,問孩子是從哪里弄來的錢。兒子向母親坦白自己即將為驅(qū)逐外國人的“圣戰(zhàn)”獻身。母親極力攔阻兒子不要做傻事,而兒子拿出隨身的炸彈表示決心。雙方在拉扯時不慎引爆炸彈,母子雙亡。 當?shù)鼐熠s到后,從鄰居和現(xiàn)場遺留物品中大致還原出這一幕人間慘劇。
哈利姆表示,一些采訪過其它自殺襲擊未遂者的同行告訴他,塔利班將襲擊目標分門別類,不同級別的人物和地點,給予襲擊者的“身后費”不一樣。
另外,無法獲得正規(guī)學校的教育,也是導致阿富汗少年進入“人肉炸彈”陷阱的原因。
根據(jù)聯(lián)合國數(shù)據(jù),雖然十余年來國際社會和阿富汗政府在擴展基礎(chǔ)教育上花費了大量精力,但目前仍有超過300萬適齡阿富汗兒童沒有上學機會,像穆罕默德這樣進入來路不明的“黑校”,最終為塔利班所利用的情況不在少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