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之際——
60年,看雷鋒精神如何在這里接續(xù)傳承
“學習雷鋒好榜樣,忠于革命忠于黨……”每當有新戰(zhàn)友來到 “雷鋒班”,上的第一堂課是參觀雷鋒紀念館、連隊榮譽室,學的第一首歌是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,看的第一本書是《雷鋒日記》……一人一事、一曲一詠,都傳遞著雷鋒信仰信念的力量,雷鋒“身紅心赤”的忠誠基因就這樣浸潤新戰(zhàn)友心田。
60年前,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,號召全國人民“向雷鋒同志學習”。60年后,記者走近第79集團軍某旅“雷鋒班”,看雷鋒精神在這里薪火相傳。
第79集團軍某旅“雷鋒班”為新入班戰(zhàn)士蔣佳恒舉行入班儀式。 張永進攝
在新征程中積蓄前行力量
學雷鋒,首要就是學他對黨忠誠的崇高信仰。這個春天,廣州市黃埔區(qū)區(qū)委組織部干部唐青格外忙碌。作為“雷鋒班”退伍戰(zhàn)士,他一邊忙著日常工作,一邊忙著籌劃單位的學雷鋒活動。
那年,唐青從北京大學攜筆從戎來到“雷鋒班”。第一次組織理論學習,就讓唐青“驚呆了”: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課,戰(zhàn)友們講得頭頭是道,既生動貼切又富有哲理,聽了讓人心里亮堂。
“作為‘雷鋒班’戰(zhàn)士,學用理論也必須走在前列。”從此,唐青開始加班加點,強化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學習,補充理想信念之鈣,成了旅里的“理論達人”。由于政治、軍事“雙過硬”,唐青還被戰(zhàn)區(qū)陸軍表彰為“百名強軍先鋒人物”,榮立三等功。
如果說唐青學習能力強、基礎好,能學好理論不足為奇,但“雷鋒班”第245名戰(zhàn)士顧元超則與他“反差挺大”。
顧元超入伍前最大的愛好是玩手機游戲。由于父母忙于工作,從小缺少家庭關愛和教育,學習成績很是一般,高考失利。新兵下連,一些了解顧元超情況的班長對他搖起了頭。
見此情景,“雷鋒班”班長牟振華主動向連隊黨支部表態(tài):“沒有帶不好的兵,我一定會把他培養(yǎng)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戰(zhàn)士”。
在“雷鋒班”,戰(zhàn)士們學用理論蔚然成風,每次看完新聞聯(lián)播,大家都會主動發(fā)表對當日新聞的看法。顧元超的“首秀”卻磕磕巴巴,尷尬得腦門直冒汗。他心里犯起嘀咕:軍人練好手中武器就行了,學理論能提升軍事素質嗎?
“新時代雷鋒傳人就要把理論視為‘糧食’、‘武器’和‘方向盤’,做到真學真信真用。咱們文化底子差,得靜下心來,耐得住性子,一點一滴進步。” 隨后,牟振華送書給他,還經!芭阕x”,幫他梳理要點,輔導他撰寫心得體會。
漸漸地,顧元超對理論學習的興趣也濃厚起來,很快成為連隊的“理論通”,每次理論考核都名列前茅。
“接過雷鋒槍,一心向著黨。”置身理論學習的“強磁場”,聽黨話、跟黨走,成為一茬茬“雷鋒班”戰(zhàn)士最響亮的誓言、最堅定的行動。
校外輔導員張陽向雷鋒小學學生講述雷鋒故事。孫明坤攝
在播撒大愛中當好雷鋒傳人
“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……”雷鋒用年輕的生命回答了“怎樣做人,為誰活著”的人生之問,也給“雷鋒班”留下永恒的精神富礦。
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,地處巴顏喀拉山南麓,海拔在4000米以上,位于這里的康勒鄉(xiāng)小學和克果鄉(xiāng)小學的孩子們,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穿上溫暖的冬裝校服。
得知情況后,第25任“雷鋒班”班長畢萬昌和時任政治指導員楊加木當即決定,以“雷鋒班”的名義發(fā)起“暖鋒行動”倡議,不到一天時間,小小倡議書匯聚股股暖流,幫助孩子順利圓夢。
愛心不但可以傳遞,更會“增值”“裂變”。在這個價值多元的時代,雷鋒精神是生命中的那束光,讓更多人看見光、相信光、追隨光、成為光。
“像,太像了……”一次,官兵們在養(yǎng)老院開展學雷鋒志愿活動時,一位老太太渾身顫抖地指向“雷鋒班”班長牟振華說到。
原來,21年前,老太太的兒子在勇斗歹徒時不幸犧牲。喪子之痛猶如一把利刃,在老太太的心中一扎就是21年。
“如果覺得我像您兒子,那我就給您老人家當兒子!蹦舱袢A握著老人家的手說:“老媽媽,以后我就是您的兒子!
此后,牟振華定期給院長打電話,了解老媽媽的身體狀況,經常與老媽媽視頻聊天,一到逢年過節(jié)就拎著慰問品去看望。院長告訴牟振華,自從認了他這個兒子后,老太太每天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學習雷鋒,不一定體現(xiàn)在驚天動地的大事上,更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綻放光芒。
捐資助學、無償獻血、見義勇為、照顧孤寡老人……60多年前,雷鋒在儲蓄所辦理了一張存折,將每月節(jié)省下來的津貼存下來,多次以部隊名義向社會捐贈。
2010年,在“雷鋒班”倡議下,部隊以雷鋒生前未支取的100元存款為基礎,發(fā)起續(xù)存“雷鋒存折”活動。
截至目前,“雷鋒存折”先后向玉樹震區(qū)、云南旱區(qū)和希望小學等地進行捐款,全國21個省區(qū)市的災區(qū)和單位都收到過以“雷鋒”為名的捐款,惠及8000余人。
雷鋒連組織戰(zhàn)備演練。譚長俊攝
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好“雷鋒精神”
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線陽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如果你是一顆糧食,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?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,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?……這是《雷鋒日記》里的一句話,更是雷鋒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。
跟著雷鋒的足跡,一代代“雷鋒班”戰(zhàn)士在平凡崗位上演繹“黨讓干啥就干啥、黨讓干啥就干好啥”的責任擔當。
2018年秋天,剛剛加入“雷鋒班”的上等兵姚夢晨參加實兵對抗演習。藍軍想利用夜色進行偷襲,不料被擔負警衛(wèi)任務的姚夢晨發(fā)現(xiàn)。眨眼間,藍軍車輛在距他四、五十米遠的距離停了下來,車內跳出一人,舉起火箭筒,向連指方向瞄準。
還沒等對方調整方向、再次擊發(fā)的時候,姚夢晨一個健步沖了上去,空手奪下了火箭筒……他的突然殺出,讓藍軍瞪目結舌。
演習結束,大家問他當時害不害怕?姚夢晨說:“戰(zhàn)場上,軍人就應該奮不顧身,見了敵人敢拼,見了槍眼敢堵,見了碉堡敢炸!”
這些年,“雷鋒班”發(fā)揚雷鋒精神中善于創(chuàng)新、勇于超越、敢于擔當的優(yōu)秀品質,人人刻苦訓練努力實現(xiàn)能力升級,爭當轉型建設排頭兵,爭當強國強軍的“螺絲釘”。
每當有人來“雷鋒班”參觀,戰(zhàn)士們首先介紹的是三件“傳家寶”:修鞋機、理發(fā)箱、節(jié)約箱。銹跡斑斑的金屬支架,歲月累累的溝壑劃痕,似乎在訴說著當年它們和雷鋒的故事。
歲月在變,精神未變;時代在變,信仰不變。如今,隨著時代的不斷發(fā)展進步,老“三件寶”逐漸退出歷史舞臺,但“雷鋒班”戰(zhàn)士與時俱進傳承弘揚雷鋒精神,創(chuàng)新開設了新“三件寶”: 知雷鋒云平臺、學雷鋒公眾號、做雷鋒連心網。
“無論時代如何變化,雷鋒精神永不過時。”從老“三件寶”到新“三件寶”,學雷鋒、做雷鋒的形式發(fā)生了深刻變化,但對雷鋒精神的傳承永遠不會改變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